文:予怀
来源:调料家(ID:zgtlj2019)
9月12日,有投资者提问涪陵榨菜上半年榨菜吨价下滑的原因,对此,涪陵榨菜回答:“公司上半年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,同时对60g产品、量贩装产品等进行了推广,报告期内销量占比上升。60g产品与量贩装产品毛利率较公司主力产品更低,其销量占比上升导致上半年榨菜吨价有所下滑。”此外,涪陵榨菜对外特别提到,折扣促销和高性价比产品影响,导致了榨菜吨价同比下滑。
据9月3日披露的机构调研纪要,涪陵榨菜总经理赵平提及,公司在上半年出现了KA渠道下滑、线上电商销售价格竞争、品类迭代速度滞后等问题。
结合涪陵榨菜最新披露的半年报来看,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3.05亿元,同比下跌2.32%;实现净利润4.48亿元,同比下跌4.74%;而更能彰显主营业务的扣非净利润则录得4.25亿元,同比下滑1.62%。业绩不佳,扛不住价格战......面对“榨菜大王”新帅上任后的第二份“不佳的成绩单”,涪陵榨菜未来可谓“谜团重重”。
业内跨界“花样不断”据《调料家》观察,自2022年起,涪陵榨菜集团董事长周斌全就提出了“复合拓品类、跨界拓市场”的“双拓”战略。
具体来看分为拓品类和拓市场:(1)拓品类:从专注榨菜品类,拓展到乌江调味菜、乌江泡菜、休闲零食、豆瓣酱等品类协同发展;(2)拓市场:从家庭消费市场,拓展到餐饮市场和食品工业消费市场,形成榨菜、下饭菜与休闲零食、酱类互相跨界。
今年初,涪陵榨菜首次尝试跨界,与秦云老太婆摊摊面、呼啦面馆等多家重庆小面企业合作,联合开发了重庆小面专用调料榨菜。
继与小面企业合作后,涪陵榨菜近日再次跨界,与烘焙企业合作,将涪陵榨菜融入月饼馅料制作中,联手推出了咸、甜两种口味的榨菜月饼。
通过翻阅线上购物平台,暂时没有找到产品上架信息。至于“榨菜月饼”能否为涪陵榨菜带来业绩层面的增长?涪陵榨菜能否通过“双拓”战略的实践,实现产品线的多元化,降低对单一产品的依赖风险,为公司未来实现更持续、稳定的增长?跨界是否脱离“主线”?还需等待市场的检验。
据《调料家》观察,调味品企业中跨界的远不止涪陵榨菜一家,业内比如“酱油一哥”海天味业、“食醋第一股”恒顺醋业等都曾多次跨界。
海天味业从推出食用油、发酵果蔬汁饮料、冰淇淋、柠檬茶、谷物坚果饮品到瓶装饮用水“海天纯”等,涉及多个非传统调味品领域。如酱油麻薯冰淇淋、苹果醋雪泥等创新产品,利用海天在调味品领域的品牌影响力,尝试将传统调味品元素融入新兴消费品中。
恒顺醋业不仅跨界到预制菜、冰淇淋、气泡水等食品行业,还涉足光电、生物工程、制药、房地产等多个非相关领域。如“酸甜抱抱”气泡水、酱油芝士口味雪糕等,尝试将食醋元素融入新产品中。
此外,还有中华老字号品牌六必居,近年来也积极尝试跨界联名,如与三元梅园推出二八酱奶茶、与北京稻香村推出鲜肉麻仁金丝馅现烤月饼、与盐津铺子旗下品牌大魔王合作推出“六必居麻酱味”魔芋素毛肚等。将传统调味品元素与现代饮品、糕点等结合,赋予老字号新活力。
尽管相关热度和关注度在业内引起了反响,但是从跨界最终的成效上来看,都并没有在企业的业绩层面上起到太大的作用。
海天的跨界策略看似多样,其多元化尝试虽能引发市场关注,但新品类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并不高;恒顺醋业的跨界范围广泛,但效果并不显著,且主业不强、副业过多的情况,导致资源分散,缺乏核心增长点,近年来业绩一直缺乏增长。而六必居的跨界联名策略有助于吸引年轻消费群体,提升品牌年轻化形象。然而,联名产品的市场反应和持续性仍需关注。
主业才是核心竞争力从涪陵榨菜自身出现的状况来看,技术创新不足、产品结构单一才是目前最关键的问题。
涪陵榨菜在种植、收割、加工等多个环节存在技术瓶颈,如青菜头剥筋等工序仍依赖人工,导致成本高、效率低。这些技术瓶颈限制了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效率的提升。虽然涪陵榨菜正在推进绿色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,但整体而言,其智能化水平仍有待提高。
此外,榨菜产品一直是涪陵榨菜的主打产品,但这也导致了其产品结构相对单一。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,单一的产品结构难以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。尽管涪陵榨菜近年来尝试拓展其他产品线,如泡菜、萝卜等,但这些新产品在市场上并未取得与榨菜相媲美的成功。新产品推广不力使得涪陵榨菜在多元化发展上步履维艰。
外部环境的因素也导致竞争加剧,随着四川泡菜、韩式泡菜、广式橄榄菜、京式酱菜等各类竞争替代品不断涌现,涪陵榨菜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。这些替代品不仅挤压了涪陵榨菜的市场份额,还使得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。
宏观来看,在日新月异的调味品市场竞争下,企业难免会遇到增长难题,在此背景下,跨界合作的确具有一定的吸引力,但与此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。
调味品企业在跨界时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是否匹配,以及跨界领域的市场前景和竞争态势等因素,以避免盲目跨界带来的风险。
更重要的还是需要稳固自身主业,这并不是说完全排斥跨界合作。相反,主业与跨界可以相辅相成,相互促进。调味品企业可以在稳固主业的基础上,通过跨界合作和创新来拓展新的市场和业务领域,实现多元化发展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跨界合作必须围绕主业展开,不能脱离主业的核心竞争力。
尽管跨界合作能够为调味品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和市场机遇,但稳固自身主业仍然是调味品企业发展的核心和基础。